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從經典視野 探討人間佛教多元內涵與實踐
2025-05-04
南華大學人文學院宗教學研究所,為推動人間佛教的學術發展與實踐,5月2日於南華大學成均館舉辦「2025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」,從佛教經典探討人間佛教多元內涵與實踐可能,共有60位教授學者共同參與。
經典視野演講,邀請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兼唯識中心主任黃國清主持,主講「印度佛教經典漫談」;淡江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郭鎧銘談《華嚴經》富貴人生指南;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助理教授劉怡寧分享,活在覺醒的生命中《法華經》的人間智慧。
致力於傳統佛典的現代譯識工作,並將佛典轉化為現代人易於理解的方式供人正確理解,黃國清以印度佛典為佛教思想源頭,從早期佛教、部派佛教到大乘經典,開展出那些佛門代表思想?如何探索浩瀚無邊的經藏?如何讀懂佛經思想?學術講座帶領進入思想領域與實踐要義。
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是初期大乘經典,現存的梵文經本相當於〈十地品〉和〈入法界品〉,屬於《華嚴經》早期成立且重要的單行流通的兩品。日本木村清孝、鎌田茂雄都是研究六十華嚴學者。法藏著《華嚴經探玄記》六十卷本,慧苑師承法藏,繼續法藏未完成的華嚴經略疏等,後來由澄觀完成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》八十卷本。
《妙法蓮華經》鳩摩羅什譯為「妙法」,指白蓮花,本然的純潔。《法華經》在印度與中國視角不同,特別提到,初期大乘法華經還沒有佛性思想,中國天台宗有闡述佛性是代表圓教不是別教思想,《法華經》談六度般若蜜,沒有佛性如何支撐菩薩道,以菩提心為成佛思想。
郭鎧銘談《華嚴經》又稱《雜華經》代表覺悟者的花園。傳說龍樹菩薩在龍宮看見本經有上、中、下三本,上本、中本頌數品數龐大,非凡者所能受持,下本即是十萬偈四十八品的《華嚴經》;以七處九會,信解行證,佛與佛剎、菩薩所行法門、佛果德為主。
劉怡寧專長現代社會學,有感現代人身心無法安頓及現代心靈充滿壓力,以《法華經》人間佛教社會學帶領與妙法相遇,且用七種譬喻故事以對治方式,打開心的煩惱活出覺醒的生命。
茶席座談,慈濟大學助理教授鄭凱文問,到底那部經才是經中之王,郭鎧銘說與自己相應就是經中之王,黃國清說不管那部經都有當時時代背景,《華嚴經》談法界圓融,《法華經》大家都可以成佛,阿羅漢也可以成佛。
經典視野演講,邀請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兼唯識中心主任黃國清主持,主講「印度佛教經典漫談」;淡江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郭鎧銘談《華嚴經》富貴人生指南;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助理教授劉怡寧分享,活在覺醒的生命中《法華經》的人間智慧。
致力於傳統佛典的現代譯識工作,並將佛典轉化為現代人易於理解的方式供人正確理解,黃國清以印度佛典為佛教思想源頭,從早期佛教、部派佛教到大乘經典,開展出那些佛門代表思想?如何探索浩瀚無邊的經藏?如何讀懂佛經思想?學術講座帶領進入思想領域與實踐要義。
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是初期大乘經典,現存的梵文經本相當於〈十地品〉和〈入法界品〉,屬於《華嚴經》早期成立且重要的單行流通的兩品。日本木村清孝、鎌田茂雄都是研究六十華嚴學者。法藏著《華嚴經探玄記》六十卷本,慧苑師承法藏,繼續法藏未完成的華嚴經略疏等,後來由澄觀完成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》八十卷本。
《妙法蓮華經》鳩摩羅什譯為「妙法」,指白蓮花,本然的純潔。《法華經》在印度與中國視角不同,特別提到,初期大乘法華經還沒有佛性思想,中國天台宗有闡述佛性是代表圓教不是別教思想,《法華經》談六度般若蜜,沒有佛性如何支撐菩薩道,以菩提心為成佛思想。
郭鎧銘談《華嚴經》又稱《雜華經》代表覺悟者的花園。傳說龍樹菩薩在龍宮看見本經有上、中、下三本,上本、中本頌數品數龐大,非凡者所能受持,下本即是十萬偈四十八品的《華嚴經》;以七處九會,信解行證,佛與佛剎、菩薩所行法門、佛果德為主。
劉怡寧專長現代社會學,有感現代人身心無法安頓及現代心靈充滿壓力,以《法華經》人間佛教社會學帶領與妙法相遇,且用七種譬喻故事以對治方式,打開心的煩惱活出覺醒的生命。
茶席座談,慈濟大學助理教授鄭凱文問,到底那部經才是經中之王,郭鎧銘說與自己相應就是經中之王,黃國清說不管那部經都有當時時代背景,《華嚴經》談法界圓融,《法華經》大家都可以成佛,阿羅漢也可以成佛。
最新消息
鳳山講堂好苗子幸福學堂親師座談 攜手培植五育均優幼苗
2025-08-13菲律賓光明大學專題講座 啟發人生智慧與價值
2025-08-13南華大學招生亮眼 註冊率百分之96點1
2025-08-13洛杉磯醫療講座 控制預防「沉默的威脅」
2025-08-13佛光大學實習生圓滿返台 萬年寺送誠摯祝福
2025-08-13慧心傳道覺有情 深耕行佛40載
2025-08-13雲水書車共識精進營 珍惜因緣得來不易
2025-08-132025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 中天寺展覽館開幕
2025-08-13魏碑風骨筆筆生輝 金剛寺書法研習沉澱心靈
2025-08-13盧秀燕率團隊巡禮中天寺 推崇五和創造人民幸福生活
2025-08-13
相
關
消
息